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八月, 2025的博文

玉环桩相关——龙行大草循经脉,气催形动合心神(节选)

图片
 玉环桩相关——龙行大草循经脉,气催形动合心神(节选) 本章节摘引自李兆生先生著作《中国传统丹经武学文集(一)》 龙行大草循经脉 气催形动合心神 太素生形。 我们写字时,只要落笔不管笔划多少,都形成了字。太素生形之后就是二仪呈象。大家还记得玉环桩,第一步:太素生形。第二步:二仪呈象。二仪呈象里就提到了缠经,写字的缠经分为左循缠经,右循缠经。顺时针是右缠循经,逆时针是左缠循经。给大家示范左循缠经的字例,如“翠”字。写字过程中笔有向外划圈的,也有向内划圈的。字还有左右循缠,左循一下,右循一下,左右兼行。如“龙”、“军”字。 大家看《翰墨缘》书里,也写得非常清楚。我再讲一讲《翰墨缘》里没有的。这是左缠右缠,左右循缠。什么草书最好呢?龙形大草。龙形大草是怎么回事?神龙见首不见尾,要画龙点睛。如,我给大家写个‘国’字它走的是往返折叠劲儿,还是一个‘国’字走的完全是盘旋的力,这就是龙形大草与天龙神剑的启蒙。我把大家领进门,不可能每个字都领着大家写。就象学木匠活一样,师父教你做板凳、床等等,你出徒了,师父让你做一把没有做过的高板凳,你说:师父你教我做的是小板凳,没教我做大板凳,高的我不会。这行吗?不行。所以要举一反三。你们多读《翰墨缘》前两章,最好要求大家背下来,融会贯通,就是一个书法家。有人说他没上过学,就是学龄前儿童在这里学也能当个一字书法家。如常见的‘寿’字,分为三部连起来就是一个寿字,走一走练剑的趟子。 写字贵在缠经,写字的脉络和人的经络是合一的。大家知道游泳要换气,唱歌、唱京戏都要会换气,写字的人也要这样。当今书法家不会换气。写字提按,就是顿挫,他不知道从哪写,写出来的东西不象。过去需要写大字时写大字,需要写小字写小字,需要写蝇头小楷时写这么小的字。现在不是这样,现在用复印机就可以放大,是那么回事吗?不是。为什么放出来不象,写大字就象张飞耍枪,写小字是绣女绣花是两股劲儿,这在当今失传了。《书概》中说:“学书通于学仙。”学书法与修仙是一致的。我们今天回去到自己的老家问当地老写字的,写的好的他懂得修仙吗?他不懂,他觉得修仙是迷信。况且这些学书法的人大多数是退休以后没事干,学了三年五年摇身一变,变成了书法了。我是从几岁就学,一直写到现在,我也不是书法家。 学书通于学仙,炼神为上,炼气次之,炼形更次之。那么炼形就是看得到的长剑舞术,炼神为上的偃月神术。但是神剑慧剑飞剑写...

书法的生命(4)——落笔成迹_4

图片
 书法的生命(4)——落笔成迹_4 摘自李兆生先生著作《翰墨缘》 落笔呈迹 ...... 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 【注释】在写横画的时候,由落笔的点开始,渐将形成点的深沉凝重的力量稳定地向后拉开,延长其笔的迹象。象排兵布阵那样认真不苟。尾笔再由深沉凝重的点划痕迹结束。整体的运笔是神气合一,笔的运速与内涵的力量合一。 ......

九转八盘游龙掌(78)——太极边球

图片
 九转八盘游龙掌(78)——太极边球 摘自李兆生先生《太乙金编》上卷。 太极边球 名称: 太极边球 学名:太极边球 通假名:太极边球 名源归宗:武当太乙混元球,武当六脉太极之如意太极。 【动作要领】 如图6-52所示,进右足,左手如扶物状置于右肩处,掌心向右下方,右手内扣,双手如抱一球,两手掌心相对。此为右边球,左边球相反,可左右互练,故谱曰:“有左即有右,有上即有下”;左右互为,以成易象。学人详参,自得其深奥。与太极抱球合参,可以全大道太极之象。

玉环桩相关——力化真乾呈威猛,少林武势玉环桩(节选)

图片
 玉环桩相关——力化真乾呈威猛,少林武势玉环桩(节选) 本章节摘引自李兆生先生著作《中国传统丹经武学文集(一)》 力化真乾呈威猛 少林武势玉环桩 **魁星戏斗** **双锋斩** **铁马弯弓** **倒提金枪** **金顶沉锋** **红炉点雪** (李老师讲课)我们以前学的是循经玉环桩,一直在武当的内炼当中流传。武势玉环桩只限于少林飞龙派嫡传,一刚一柔,都教大家练。在练的过程中,对比它们的风格、对比它们的劲路对比内气在体内产生的循环。 武式玉环桩有六个动作:魁星戏斗、双锋斩、铁马弯弓、倒提金枪、金顶沉锋、红炉点雪。 (示范)“魁星戏斗”,分解来看小炼形里提龙腿,立起来就要站的稳,两只手的位置就是尺骨和挠骨的长短,也就是腕与肘的长短。它形成一条线,然后产生一条力量。 “倒提金枪”,是凡练过武术练过长器械的,大家伙一抡,背过来再一抬空中挽个花。究竟会不会用器械取决于哪?取决于一开始的基本功。大家向下坐是否坐到这种程度(下到底)。这还可以转化为扫膛腿,这两只手向下一按,以这脚为轴划个大圈就是后扫膛。真正武学里边的腿法、技法、杀法都藏在里边了,练武术的连扫膛腿都不会就不算武术,练功一定要到位。如“金顶沉锋”下不去,你这后扫膛腿都不会练那叫什么武术啊!所以要求大家在练武势玉环桩的时候一定要到位,如果不到位,下一个就没法讲。讲到武技的奠基演化作用。 “红炉点雪”,就是把气和力都守在丹田。为什么大家开始练的时候,没先练“魁星戏斗”而是让大家练“红炉点雪”?就是一开始避免元气不足,要使元气守在丹田。 真正的武学并不是一开始开拳就打,是通过武技奠基演化过程,没有这过程功夫不扎实。因为武术是一个俗语,术是什么?不管大术、小术,没离开术,为什么我们不教武术而讲武学呢?武学包括了武术,武学包括武术、理法分析、谱文唱颂、技法详示、发展简历。武术很简单,三拳两脚,大家看得清楚,除了踢腿、压腿、一顿棍棒就没有了,这就是当今武术界悲惨、贫乏的局面。 武学包括理法分析。他的理是什么?理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我们讲了武当武术的理是建立在气血缠经的基点上。法是切断四肢,打伤五脏乃至于神形俱灭。谱文的唱颂,谱文就是在各个阶段,各个领域,各个层次都有谱文。技法详细的俗语就是喂招,就象你一招一招的教徒弟。 真正武学,武技的奠基演化,光喂招也不行,所以说灵活得不得了,还要知道发展简史。如有的武术表演者拿...

书法的生命(3)——落笔成迹_3

图片
 书法的生命(3)——落笔成迹_3 摘自李兆生先生著作《翰墨缘》 落笔呈迹 ...... 每作一撇,常隐锋而为之; 【注释】每写一撇,要将笔力藏稳,在落笔处渐而将力量运筹储存,当力量沉稳后再发出,这样才是写撇的节奏。藏锋是为了撇之有力。 “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太极拳十三式行工心解》。 ......

九转八盘游龙掌(77)——中宫仙人托盘

图片
 九转八盘游龙掌(77)——中宫仙人托盘 摘自李兆生先生《太乙金编》上卷。 中宫仙人托盘 名称: 中宫仙人托盘 学名:仙人托盘 通假名:双云掌,托掌 【动作要领】 接上势如图6-51所示,双足为蟠龙步,行于中宫,双掌为托掌,左掌向身体左侧行托掌,右掌置于头顶。此式为仙人托盘之左式。

禅诗百卷修行笔记(087)修真明月试禅心 久守灵台一点金

图片
  (八十七)修真明月试禅心 久守灵台一点金 【原文】 修真明月试禅心 久守灵台一点金 消磨诸劫自证果 圆满光华是真金 师于圆寂前曾言让我在劫中应劫并赐我赤霞剑师命以诗记之亦云以为禅否 李兆生 【注】:应劫乃是旧说,此处概言修持自我之不易。 原诗文摘自《李兆生禅诗百卷翰墨真迹》   【笔记】 灵台,这里可以理解为神府,“真顶自显灵台密,金庭曾射白玉环”。 “丹法中有移炉换鼎法,为丹源中神与气合而后,真元凝固,随日月阴阳而升降,结聚为形,纳甲为丹。” “天台有法传于妙境,一取内外循经由动入静室。二取灵台拜真祖。” 《声律真诠》万字长联(节录): 上联 下联 寂灭处, 清醒时, 毫光闪闪动金莲。 丹华脉脉绕青昼。 参如是说, 书洞天真, 踏光明地, 制宗风谱, 证般若心, 入摩天楼, 悟真如佛性。 登灵台圣境。 可是: 已经:   为证般若入禅林,   佐有光明昭月轮,   真如道妙已情深。   瑞霭樱华觅故人。   如今初登瑶台上,   往昔久居金霄里,   万法随缘持乾坤。   一炁洞真合神魂。 具体解,灵台可以指颅腔,巅顶,头顶之处。 内景中则专指神府,玄室。 三阳开泰剖真吾,随着三阳俱足,体内产生的真我婴儿渐渐移居到玄关神府,这个元命真人在三阳振动离开自己的肉体之前所居住的位置就是灵台神府。 神慧应真,玄室朗神。 玄关不在体内不在体外,光明出在玄关之处,内景见光开玄关后才进入玄室。玄室也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位置。 《太乙显真密籍》有“太乙天罡持法诀,修真移脉守玄室。” 在炼体炼气修脉的基础之上,能够见光,进一步登堂入室,真正地步入修真的殿堂。 所以说太乙循经只是基础,这个基础打牢固了,对后续的修行有着无尽的益处。 “修真明月试禅心”,就是初见月明,玄室慧化阶段。 也是静修刚入门,初见禅心。 “久守灵台一点金”,既是说修行要精诚向上,也是说修真要修大道,而不要被小术所惑。 “久守灵台”也是守住本心的意思。 “一点金”,既比喻修持中得来不易的那一点光华,也比喻师传神授来之不易的“黄金种子”。 无论是动功还是静功,习文还是练武,在内心某一处都要保持如如不动,这里用“金”来形容其稳重而恒定不灭的特质。 有了这个坚韧不动的“金”,才能抵御外来的种种侵扰。 “消磨诸劫自证果”,在漫长的修行过程中,不顺利和阻碍重重是正常的。 “顺则凡,逆则圣”,把自身从不完善向...

玉环桩相关——小炼形功修形骸,第一洞天分九第(节选3)

图片
 玉环桩相关——小炼形功修形骸,第一洞天分九第(节选3) 本章节摘引自李兆生先生著作《中国传统丹经武学文集(一)》 小炼形功修形骸 第一洞天分九第 ...... 小炼形的动作调整非常细微,非常完整。一柱擎天就是说这气脉上在小臂,这气脉就可以把人撑住,内景里这是气柱。 跨虎横云,大跨步反复左右,气脉在两条腿之间运转,这就是说回去以后要想做一代宗风在警喻世人,讲课时你就要讲这些内容。 弥天架彩,就象一条彩虹一样,内景气化里边就象一条彩虹。他有几个动作组成。第一,起来扶气后仰,用牵引的办法导引的办法使肾水上升。 卷廉腿,一个侧卷廉,注意大腿一定要抬起来,太乙双仪环的专修功是卷廉腿。 灵芝桩调整的是督脉,是强壮功,做灵芝桩下去的时候从颈椎开始,一节一节往下去,达到最低时停一段时间,越长越好,每个人量力而行。督脉练好后就好办了,它是一条修真的路。“督脉乃是修真路,旦愿人人寿万年。”是说修真过程中要修督脉非常困难,我们通过种种练督脉的方法,往这方面努力就会比社会上一些专讲静功啊,意念啊的境界高,他们从速度各方面与我们的都不同。你有了内功修为就能威猛生之,但要求我们收敛在内。 你有武当的修为你才能由浅入深达到大乘高妙的境界。这循环是非常完整的,你这些循经都调整了,那么功力才能不断往上长,不然就只是那么一招一式几条经络,逐渐逐渐就会产生阴阳不平衡。就象周潜川先生讲的那些人只有外在的刚没有内在的柔,就是阳经每每领先,阴经每每不足。他说要恢复太极拳十三式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说有这个完整的循经,这些老武术家们能达到很高境界,他们都知道修为中循经必须是完整的。身体某个部位素质特别差,你就用小炼形专修哪个部位。我腿不好,我天天就做这个,不做不行。“待有远果同飞渡,方悟门中剑法全。剑点如是长河星,归结丹源即成乾。”这在武功修为中逐渐逐渐使你的元气充足,如你练剑的时候,其实练剑是炼你身体里的金气,金气凝聚成颗粒。剑点走的路线非常多“如是长河星”,你练的剑和宇宙相感应。“归结丹源即成乾”就是你练的时候颗粒在身体剑里面流动。社会上不是正宗的功法达不到这境界,练剑就是炼丹,在武功的修为中后来达到六合人天,练小炼形有的人这么一练觉得自己和四方天上地下有那种振动,在丹田这地方和外面产生这么一种濛濛的光。

书法的生命(2)——落笔成迹_2

图片
 书法的生命(2)——落笔成迹_2 摘自李兆生先生著作《翰墨缘》 落笔呈迹 ...... 点划构成的字,诸种点画,留下“落笔呈迹”的痕迹,给人以诸多感受: 以楷为例来分析“落笔呈迹”的生命,然后由楷为基础再向其他的书体学习。(为什么以楷为基础来学习介绍呢?因文字的结体形势在今天的时代,通用的字体是楷书。) 点划“落笔呈迹”给人的感受。(图示,注释) 每画一波,常三过折笔; 【注释】每写一捺,要如同画波澜那样用笔。一定要有三次转换笔的运动,即方向、力量、锋毫,形成的节律要赋有三个变化的过程。

九转八盘游龙掌(76)——龙门撞掌

图片
 九转八盘游龙掌(76)——龙门撞掌 摘自李兆生先生《太乙金编》上卷。 龙门撞掌 名称: 龙门撞掌 学名:龙门撞掌 通假名:双撞掌 【动作要领】 接上势如图6-50所示,两足相距大于肩宽,两腿弯曲呈马步,双掌掌心向前行撞掌。

玉环桩相关——小炼形功修形骸,第一洞天分九第(节选2)

图片
玉环桩相关——小炼形功修形骸,第一洞天分九第(节选2) 本章节摘引自李兆生先生著作《中国传统丹经武学文集(一)》   小炼形功修形骸 第一洞天分九第 ...... 为了实现内家的循经,在小炼形里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腿部三条阴经,阳经,尤其三条阴经非常难打开。所以有一句俗语,腿的经络不通,站立就不稳。有的人某个部位特别差,你就在小炼形里,找有针对你问题的动作加以解决。潜气内行调整的循经,这十二元辰穴是与宇宙感应的要穴,先解决膻中、夹脊、丹田、命门,就是壬督气脉的循经摇身掌用拍的办法进行振动,同时也是一个后天打的功夫。通过小炼形的练习,你经穴脉道不舒服的地方,堵塞的地方拍打以后可以解决。在练小炼形第二个洞天里就要用拳头打,因丹田的气越来越足了,用手掌不行了。它的化势可以在武技里运用,以后你在为别人点穴治疗时小炼形摇身掌也是非常有用的。打的同时也是开通内外劳宫穴。 在武当武术里的名词一定要以文观意,调整哪个经脉、所达到的境界或修力的目的都是在名词里面,这名词是当年祖师爷传下来的。过去老师在教功法过程中名词不给你讲,没有说,等你练好了,老师才把这名词的意义告诉你,到一定时候把修为的功谱口诀传授。提龙腿,龙是指人身体中的阳气升腾,你在练习的时候就是要通过这提龙点足,让经穴脉道上下通达,使清阳上举浊阴下降,人的气脉得到上下的平衡。有些学友身体很虚,说他虚火上升感到很燥热,阳气降不下来,通过提龙腿的练习燥热的阳气就会下来。对身体特别差,身体不好的人通过提龙腿的练习可开通涌泉穴。十指连心,五个脚指连着足三阴和足三阳,使腿部的气机达到末稍。 玉环桩下去的时候,要求达到最低后,在脚腕处转上来转让气脉达到末稍。提龙腿到了站桩时,两手抱着膝盖往上提,让大腿尽量贴近自己的腹部,调整了肾上阴经开通了涌泉穴。有的身体不好的腿凉的人一练提龙腿脚就热了。这提龙腿站桩,气脉的循经,就是这样在腿部这个位置形成环,它在这个范围里走,它能巩固人的元气,同时也练人的大脑平衡。这也是练武势玉环桩的基础功,在飞鸣图第一式也是基础功。 开通手的劳宫穴是通过醉翁扑蝶手掌往下按而达到的,劳宫穴有气机的导引,有穿透力,一手往上撑一手往下撑同时身体要扭转,腰两边也有经脉,手掌和脚掌成九十度。 虚弥振翅,道家的虚弥掌,人的气机通过劳宫穴发出去分散开合产生一种振动,有一种超距离的杀伤力。练这节要立掌,立掌劳宫穴得到调整...

书法的生命(1)——落笔成迹_1

图片
书法的生命(1)——落笔成迹_1 摘自李兆生先生著作《翰墨缘》  书法的生命 落笔呈迹 书写是书法的第一个基础,书作的实质是写好字。书作是什么,书法的创作又是什么?不是写美术字,不是划制图,不是线描。书法的用笔与机械制图般的操作是截然不同的,机械似的笔划是没有变化的线。 书法的用笔(包括写字也如此),通过笔的运行而产生旋律,旋律的音阶节奏是根据字的结构、间架、布局形成的。笔下形成的点线是一种肯定的笔致,有迟速、变化、流畅、连贯等特点。从书写的观点上,笔有顺锋、逆锋、搭锋、转折、灵动、飞舞、沉着、凝重,诸多体现。这种传统的风格,完全是由下笔的果断、肯定、笔落成章所形成的生命。 书法与中国绘画的深刻内涵则在于“落笔呈迹”的行迹。因此,区别什么是书法与国画的分界点则一目了然。然而,某些人思想中依然分不清什么是书法,什么是国画,尽管一些作品是用中国绘画的颜料、水墨、宣纸、毛笔加工的,但并不能说明其作品是中国画、书法。因其笔墨形成的痕迹中缺少这种“落笔呈迹”的准则,因此这种没有旋律、没有神韵的内容,是不能属于“落笔呈迹”的生命的。学习和欣赏都要透过表面来看事物的本质,看是否有“落笔呈迹”的生命存在。 字是由固定的点划构成的,而点划的形成直接孕含着“落笔呈迹”的过程。下笔之时肯定的心理状态,如何能让落下的笔形成如愿的痕,这是一个需要长期体验的反复实践过程。另一方面,则是从书写中摸清字迹特殊的结体、相互间构成的笔触留下痕迹的相互关系。通过长期的学习,掌握这些固定的千古不易之律,从而得知“落笔呈迹”的生命。而临摹古人的书作是一个学习的必要过程,是通过古法的学习,建立自我“落笔呈迹”的生命。

九转八盘游龙掌(75)——圆撑妙谛

图片
 九转八盘游龙掌(75)——圆撑妙谛 摘自李兆生先生《太乙金编》上卷。 圆撑妙谛  名称: 圆撑妙谛 学名:圆撑妙谛 通假名:扑云掌,金风掌,金砂掌 名源归宗:蟾月神光真图。 【动作要领】 如图6-49所示,双足沿中宫之环进步转身,双掌由身体两侧向内划弧,两臂圆撑,虎口相对,五指自然张开,两腿弯曲呈马步。此式可以为桩功专习,以期内气外壮,浑圆如一,金锋显真,丹轮周循。故有谱文云:“圆撑妙谛存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