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桩相关——力化真乾呈威猛,少林武势玉环桩(节选)
玉环桩相关——力化真乾呈威猛,少林武势玉环桩(节选)
本章节摘引自李兆生先生著作《中国传统丹经武学文集(一)》
力化真乾呈威猛 少林武势玉环桩
(李老师讲课)我们以前学的是循经玉环桩,一直在武当的内炼当中流传。武势玉环桩只限于少林飞龙派嫡传,一刚一柔,都教大家练。在练的过程中,对比它们的风格、对比它们的劲路对比内气在体内产生的循环。
武式玉环桩有六个动作:魁星戏斗、双锋斩、铁马弯弓、倒提金枪、金顶沉锋、红炉点雪。
(示范)“魁星戏斗”,分解来看小炼形里提龙腿,立起来就要站的稳,两只手的位置就是尺骨和挠骨的长短,也就是腕与肘的长短。它形成一条线,然后产生一条力量。
“倒提金枪”,是凡练过武术练过长器械的,大家伙一抡,背过来再一抬空中挽个花。究竟会不会用器械取决于哪?取决于一开始的基本功。大家向下坐是否坐到这种程度(下到底)。这还可以转化为扫膛腿,这两只手向下一按,以这脚为轴划个大圈就是后扫膛。真正武学里边的腿法、技法、杀法都藏在里边了,练武术的连扫膛腿都不会就不算武术,练功一定要到位。如“金顶沉锋”下不去,你这后扫膛腿都不会练那叫什么武术啊!所以要求大家在练武势玉环桩的时候一定要到位,如果不到位,下一个就没法讲。讲到武技的奠基演化作用。
“红炉点雪”,就是把气和力都守在丹田。为什么大家开始练的时候,没先练“魁星戏斗”而是让大家练“红炉点雪”?就是一开始避免元气不足,要使元气守在丹田。
真正的武学并不是一开始开拳就打,是通过武技奠基演化过程,没有这过程功夫不扎实。因为武术是一个俗语,术是什么?不管大术、小术,没离开术,为什么我们不教武术而讲武学呢?武学包括了武术,武学包括武术、理法分析、谱文唱颂、技法详示、发展简历。武术很简单,三拳两脚,大家看得清楚,除了踢腿、压腿、一顿棍棒就没有了,这就是当今武术界悲惨、贫乏的局面。
武学包括理法分析。他的理是什么?理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我们讲了武当武术的理是建立在气血缠经的基点上。法是切断四肢,打伤五脏乃至于神形俱灭。谱文的唱颂,谱文就是在各个阶段,各个领域,各个层次都有谱文。技法详细的俗语就是喂招,就象你一招一招的教徒弟。
真正武学,武技的奠基演化,光喂招也不行,所以说灵活得不得了,还要知道发展简史。如有的武术表演者拿个三节棍,这精神头来了。
记者来了问:“大侠,您能不能休息一会儿?您这三节棍是跟谁学的?”
“跟师父学的。”
“那你师父又是跟谁学的?”
“跟我师爷学的。”
这不是费话吗。
“你这三节棍是谁创造的?”
“你问这干吗?你这不是让我出丑吗?”
我说的这是真事,不说是谁了。再讲黑虎门的“飞虎断魂刀”,它的形状是这样的,刀脊非常厚,刀底非常窄,象瓦刀一样,尺寸短便于携带,刀背厚便于砸墙掏砖。因为黑虎门他的传承就是盗贼。
师父怎么教徒弟呢?师父下山第一件事就是寻找自己的徒弟,到处游走,看哪家夫妇生了孩子,但这也要看父母是否清正秉为,假如先天愚智不行,他找的这孩子先天特别好,他就看着孩子出生后,两三岁时把孩子偷走,最迟不可超过五岁。他又当爹又当娘又教徒弟。这孩子幼年阶段就学绝顶的功夫。这个门派在土地革命时就没落了。解放后我见过黑虎门的,早就不能往下传了。
这刀的风格勇猛。举个例子:“飞虎断魂刀”只要交锋他必须把你杀了不可。还有“金臂劈山刀”,这刀和普通的刀差不多,比柳叶刀宽一点,他把这背上一条都打上金子,很沉,一般人拿来不动。为什么叫“劈山刀”?他不管对方拿什么器械?认准这人的脊背一刀下去人就劈成两半了。他们从哪来的那么多金子呢?传说胜英大侠使过紫金刀,“御玉紫金刀”。通俗演义里谈的“银丝五行刀”。就是说练武的人,他把一生中的积累如珠宝、翠钻、金银等等都镶在上面,一方面是饰物,一方面标志着他功力和他的身份。至今“金臂劈山刀”留下了“金刀三十六劈”。短兵器、刀剑要靠臂力、大臂、小臂、腕力。你连刀都拿不动怎么和别人走马交锋啊!我们学友提出一个问题说:关公使的刀有几十斤拿不动啊。为什么古人还能耍?
日本的相扑,挺胸瘪肚,为什么这样,说明力气太大了。时间长了把他练成怪模怪样的体形。因为他经常使劲。《三侠剑》里还说壁昆长老,拍一掌把这石碑打成两截了,说别着急我还能连上,拍,“圣人留下三点红”。挠了三道沟,这些都是真人真事。
并不是海灯两个指头倒立,弄个“二指禅”。禅是哪个朝代创造出来的?中国有禅的时候还没有佛学呢。一指禅、二指禅、三指禅叫什么?四指?五指?十指都叫禅,这是笑话。应该说各行中都有自己的学术用语。如果没学术用语,他也不会形成学术的团体,也没有成熟的经验。今人创的新派都是拿这些花了几百元钱学习的人当成实验品。我们要参加那些学习班,不太悲惨了吗!难道我们的命那么不值钱。
“双锋斩”为什么大弓步,打在哪里?要打到下到下丹田,上到胸以下,这手“叭”下去要想变化很难,一般变不了,这速度势如破竹,他不管你怎样,这两把刀就打上去了。铁马弯弓一个是长力气,一个是打在腋下,你只要打上,轻的都能骨折,这么一切,或拍都可以。这是横肘,金锋抖肘是后肘,飞天卧虎桩是挑肘,倒提金枪在我们讲课时讲到了十二道令牌调岳飞,就在回去的路上马前张保,马后王衡看到了岳元帅金牌调着走,王衡就跪下了说:“老爷,我们此次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见面?”于是他们两个人没有再说话的余地,痛不欲生地眼泪哗哗地往下流。这时锦衣卫心里想哪来这么一个酸小子,我干脆拿刀砍了他。锦衣卫操刀就劈。这金臂劈山刀唆——地一下就到了,王衡拿着熟桐大棍,在那背着,这时耳边听到了金风响,这刀就下来了,这时王衡把他的大棍往后一背,刀和棍同时相碰当啷啷一声响。这就是“倒提金枪”这一式,同时它也是武术当中长兵器的基本功,不管你是练棍练枪和禅杖。
什么叫镔铁禅杖?镔铁是什么?是红炉打铁,是把一块铁捻长了,一边打一个月牙,一边打一个簸箕,就是沙和尚用的。那东西中间是铁杆的。倒提金枪还是一个通督脉的站桩。金顶沉锋上一次讲它是匕首飞术的基本功。过去武侠不穿我们现在这样的鞋,穿的是薄底快靴,鞋腰是高的里边装有暗器。暗器打出去有响声,明人不做暗事,我已经打你了,你躲得开是你的本事,躲不开就是你没本事。胜英拿起来的是金镖,金镖一斤十六两,他有一定的重量,胜英打时说‘着’于是就打上去了力量非常强。武学的语言非常精练,是“说书的”把它说走了。就象那天我讲的剑法一样,反挑蛇弹斩腕崩。真正的东西和目前我们脑子里装的那些概念完全不一样,所以要学宗风,要学脉传,要改变我们头脑中的意识。
红炉点雪,就是一开始把气走到丹田,把气落到这儿就不练了。再给大家讲为什么说“医学赶不上武学”。大家都知道针灸,在扎之前先用手按一按要扎的穴位,然后用切针法把针扎进去。我们说武林中争杀的场面用点穴,不能说:“喂,我要点你穴了,你别动”。这不可能。他乱动乱跳,你怎么找穴?这就要动中取穴,隔衣取穴。除此还要在取穴的同时要有一个提前量。这提前量怎么找?精确度怎么找?手也要有力度,内力是靠循经气化,行血推脉。自己要让别人点了穴怎么办?穴闭住了,脏器慢慢有了疾病,你就要运用内功把穴位冲开。
点穴的穴位在哪?一个小炼形,一个九龙环。但这次不讲九龙环,因为没有授课的内容,大家回去可先练。这是以道成医,医超越了社会其它学科,武超越了医。
三丰祖师创武当派,“得儒之极”。说得儒之极,为什么对韵,大家都不知道,那你练武当的武术,武当的丹道从哪里来,讲到儒家的至极。大家想,关老讲写字就是练功,写字就是练剑,写字就是练拳,和对方交手的时候你就不要管,你照样用你的笔写字。把撇、捺、横,把它卸成八块,能吗?那是一个理想的境界。但是从基础上来讲,关老他已九十多岁了,如活着的话超过一百了。他年幼的时候已经受到传统蒙学的教育,非常深刻。可是轮到现在大家没有机会怎么办?王羲之那时,就写《黄庭经》。大家怎么样,由对韵转入到内景。因为第一堂课我已讲的淋漓尽致了。这几天背了六段了,马上一东就完了,要进入二冬,大家背时不要有口无心,要用心,要考试。“声律”,律是宇宙当中的真音,天人合一。宇宙当中最大的声音是雷霆,咔嚓一响宇宙都在振动,江山都在振动。最小的声音是蚁蠓,就是蚂蚁说话的声音。这是古人比喻蚂蚁是最小的虫子,最小的虫子在交头接耳地说话。大的声音那么大,小的声音又那么小。圣人制律吕以调之,大家学的对韵就是律吕,声律。声律大家要懂先用口语颂一遍,然后大家在这里找差距。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