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三清大法(1)——漫说三清

 老子三清大法(1)——漫说三清

摘自李兆生先生著作《老子三清大法》




老子三清大法

此系隐于武林之中的内功密修法门,九脉合真而后,收藏在《武库遗真》。

漫说三清

老子历代均为圣宗玄化之风祖,流传不息,千古而后随武学而畅道风,经世演于武林。明之九脉合真而持之有一脉真谕存示,为《武库遗真》也矣。总概今古之人以此阐教化之风,习武而演道,将道妙尽藏于兹,是此术以致于淹留至今日,诚为国术中之良格矣。古往今来有多少以此演真而悟道者,将斯术封藏石室,使后人难以寻宗访迹。老子三清大法则属其类。老子做为道家追溯宗源之鼻祖,竟然以大真知,悟彻道妙,教化群生,难怪后人均以假托之名,著宗本流,以兹传之后世。诚故国之宗风国学也哉。

以武演道,以道合真,武学参以修真,使之国学之范畴,增进良风,是前人遗物之真品。老子三清大法,以“易”昭章于此,剖析自然天下,使万物规成一统,一气演示三清。然世界之妙有,全自然之造化,屡见神功。以此揭示大千之妙,以此造物追宗本源。使后人知玄机识造化,养真悟性,启开真如智慧。一物昭之,众人皆晓。古人能以道之精微,释之弘深,儒之极至来造化人生。虽然“易”之天下演化,天地人三才极位,以人之先天元性,重新认识自然,在自然中发其道妙,于自然中顺阴阳之道,而尽天年之享,是事物之本源也。夫古人造物以理,留“易”乃先皇所为。然天下自然万物莫乎一性通灵,人即开化文明曰昌,天地一物,人秉天然之性,循有元炁,与自然合,与天地规,一理而示之。万物寓理于形,因形悟理,知自然之律,得天真之妙。窥自然以物,大气流我,或聚或散,风遍乾坤。演太极以阴阳造化万类,育就万真。始知一炁之用。夫天地启于太虚,太虚造物以先天。太素生形,容生命万品于其中,太素生形转入后天。然太极能以阴阳媾交,牝牡抱一,始天地毕,三才极,万品同源出于一炁。然自然宇宙一炁为太合真气,散撒真如,使众生造物以呈象。大道天然。人与万物类,人与自然合,天地生人,人有性命,立命于天地,圣人造“易”,哲人以理,始有人生,天地造物,物有始终,人有真元,升以纯阳而登仙,降以真阴而留形。如此已尽天然之妙律。故有今时真如尽撒之持,故大道生于兹。老子三清大法之秘律,如此演示物性老子由此以注本源,使道妙生于斯。时人仰真乎。

老子窥天以清,察地以灵,审人以造性命,示之精工之理,乃今古之神矣。后人演黄老之有作,释氏之无为,儒家之致合。三宗本教,秉性天然,大道犹此也。三清者,天地人,世人施之以理,言之于此。故古人云:大道本天然。圣人立象以尽意。故天垂象,圣人画卦。“易”化人生,修真有数,天人合机发于根本。噫,天人大同,以期而至乎。如此,后有丹道武学兴,国学以示而鉴。化太虚为风,造彻环宇。化太素为粒,结丹在兹。化太极阴阳,动静变化,以成天机。此三昧良工造化本源。乃三清演化也矣。

大道复出,道妙演良工,惟此道妙宗风持矣。然老子三清造示天地,期律自然,奈何俗人不知,世人不窥道妙,故子有“俗人闻道大笑”之语出。畅律谈玄,莫如修之性命,洞彻人天,时已尽然。大道仰真,大道始于玄妙。大道晓之以理。同斯乎妙,仰真乎道,虽万物同生于天地,然人性最灵。故古人留下斯学以养真,窥天地之道妙,形迹出之也。天下万物惟炁大造人天,故真元一道衡之久也矣。是乎老子以三清明之,智明达化,理邃三玄,老庄易尽然乎,兹千古之未尽之态也。

愿此三清遗持后世,倡宗风而演道,大道同真乎,斯事乎,恒真妙化也矣。

诗云:
故人以此演江天,惟见大道呈真玄。
从古至今谁悟出,不知三清始未然。
道始衡真能容物,真依神明发真元。
不是先祖演化之,后人岂知此宗玄。

雨隆真人李真阳并箓真如时庚午十月吉日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老子三清大法(4)——三清说隐

禅诗百卷修行笔记(074)天降瑞蔼紫云生 九年面壁始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