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丹力入书(25)——书法的血脉
以丹力入书(25)——书法的血脉
摘自李兆生先生《翰墨缘》
书法的血脉
书法在书写创作过程中,决定的因素是其血脉。血脉的优劣是书品的反应。书法的血脉,就气书而言,更为注重,完全是在书写时所必备的。
书法特有的性质,形成了血脉系统。
清刘熙载·《艺概》说,“张伯英草书隔行不断,谓之‘一笔书’。盖隔行不断,在书体均齐者犹易,惟大小疏密,短长肥瘦,倏忽万变,而能潜气内转,乃称神境耳”。当然气书不是单单的草书,而草书更为注重血脉,凡书家之大成者,书草犹佳。古人言,“草书”系“醉观其则”。书中之字体,间架结构,气韵,都是由血脉形成的,一字有一字之血脉,通篇有通篇之血脉。清·王澍《论书剩语》说,“通篆法则字体无差,通隶法则用笔有则,此入门第一正步”。宋高宗《翰墨志》言,“往篆隶各成一家,真行草自成一家,以笔意本不同,每拘于点画,无放意自得之迹,故别为户牖。若通其变,则五者皆在笔端,了无闭塞,惟在得其道而已”。书法之造诣,或是“浑不知如何布置,若大散乱,而终不能代为整理(傅山)”,或是“全在运笔转折活泼处论之(傅山)”,都可得天机自然之妙,是血脉之隐意。血脉的流畅,血脉的迹象,形成了结构字形体象,形成了笔法,笔势。但古人没有直接指出血脉的问题,古人之所以一直没有指彻血脉,并非古人作书不知比,而是在其他方面已经作了详细论述,只是没有用“血脉”这个词而已。但就气书的范畴,用“血脉”一语,能“详尽其隐”,而“昭示尽散”。
血脉的流速则为书中笔行之速,血脉的布置则成为字体的形象,用血脉形拟书法有一定的基因。怀素“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初疑轻烟澹古松,又似山开万仞峰”之句,则可以说是血脉流畅的描绘。既有血脉的通径,又有血脉的流速,形成了字书本身造诣。
书中之血脉,即是书写时的造诣过程。运笔挥毫,落笔有痕,或疾迟,或抖转,随笔而成迹。迹不同则笔势不同,是笔为人之所使。心领神会、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手笔合一是书中之技,亦是基础功夫。然而笔未在纸上接触之时,是笔在空中的运行时刻,也有血脉的关连。书法的创作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笔留下来的痕迹。当然更重要的则是笔在没有落下的瞬间运动。书作也同任何事物一样,尤其更注重“因势利导”。笔在运行时不论接触成迹,还是不接触之刻或动或静的运动,都应在一气呵成的潜气内转过程中,是运化的机变,是书之即成,巧拙刚柔,机会于心的过程。写得一篇好字,初者是以神相会,意在笔先而造作。后者是心意动笔,心笔俱动,流化为自然天成之境。但都是书作,均未有离开“气”“脉”。气者生机,血者有形,以内气推动血脉,转入“自然之妙有”阶段,“显非力胜”,“以神贯之”,出入尽如人意是天成,血脉之至。血脉是书中隐奥,学者当深究。
内气的运行,往往人们不知道,没有专修内功者,没有气机运行的体会,象鱼在水中,不知其在水中一样。血脉的运行,或速或迟,或大或小,于书作中均产生作用。傅山说:“吾极知书法佳境,第始欲如此而不得如此者,心手纸笔,主客互有乘左之故也。期于如此而能如此者,工也;不期如此而能如此者,天也。一行有一行之天,一字有一字之天。神至而笔至,天也;笔不至而神至,天也。至与不至,莫非天也,吾复何言?盖难言之。”
傅氏所言书法之佳境,亦是血脉之运行之用,善用血脉者,潜气内敛,无笔纸乖左之势,笔至或不至皆尽佳境,如人意,实处就法,虚处藏神。善用血脉者,笔为灵毫,手笔相合,心笔相应,虽动静变幻中,有一脉内旋而相乘,是血脉入书之佳境。旧说“一念灵毫应心手”,初学书者不善用笔,人为笔所用。或至笔为人所用,能应心得手者,或曰笔通人性情。
李真阳《三昧衡真》言:“善知书中有血脉者,可以潜气内敛,裹锋而起,遒媚相间,以笔为迹,以神相发,落时万毫齐发,或刀剑相逼,金锋脉脉,滚荡雷吼,或如游丝,或如春女,以神意相差者。提笔时众毫内敛,随手势而疾返,或动或静,动能应势以变,静可神思而望情,皆是极境,非浅学可悟。时起时落,疾徐并转,神意相合,元射出之,或神或我,无古无今,尽入真境,实天机而发者,人也,我也。神思相感者,道也,技也。书中之机,以书之神彩重,是于人观之。以书作为之,人我笔墨,浅淡重焦皆为人用,雷霆天机,流为道妙,是自我以为之”。
“通权达变,以审其机,起落相随,造化人天,此中妙境为血脉者能通,然非功力之久不可得之。功力者内功也。每见废笔如冢,积章如山,而不见精良者,血脉未开,神思不畅,非书中之人物,虽每习斯道,道为人用,人不知道也。如知内功对阵,以神相会意,有得机而不得势处,其病在腰腿求之,方可转换如机。为书者,入神者人我俱化,古今合一,即得机而又得势,毫应心手,迹成纷纭,道之畅也矣。为书者先知血脉,后会神意,乃久之自见神境。”
书法中之血脉,也可以理解为书作起始终止的总过程,是知道、熟习用笔,用墨,书之布局、结构、形态,锻炼自我的隐源。这样看来,书法中之血脉者,是由内功悟化,造就,参同之综合。血脉者是笔迹、毫端、手指、身骸、自我神气、元气、意识,终而统一者,是书中之捷径。血脉者应为书者重之。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