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百卷修行笔记(051)蟠龙古松势通天 虬枝鳞甲护金莲
(五十一)蟠龙古松势通天 虬枝鳞甲护金莲
【原文】
蟠龙古松势通天 虬枝鳞甲护金莲 古寺藏钟无俗客 白云深处少耕烟 昔年国际学术交流会于北京卧佛寺客居时与松龄师弟言禅修以诗记庚辰大雪 李兆生
原诗文摘自《李兆生禅诗百卷翰墨真迹》
【笔记】
“蟠龙”,龙代表为阳气,蟠龙形容阳气在身中循环往复,永不退转。形容人为纯阳之体。 “古松”,以木喻生机。 “势通天”,傲然挺立的气势。修行之人无论哪门哪派,无论是静功还是动功,气足而循经,诸分支经络疏通而后,合流而聚,继续修为,气足而冲关,或走阴阳归统任督循行,或混元归真行先天真脉。最终都要体现在一气冲霄的效验上。“势”是指气势、神韵神采,也指内景。 “虬枝鳞甲”,气达四极,同时喻指以武入道,以武护道。气因习武健身而生发循行,反之,精气神的充盈也带给身体筋骨皮髓肉的强健。故此诗文言“护金莲”。 “金莲”,水中金。心性的操修,一个是在于自己对心性的修炼,另外也需要外在的护持。这也是以武入道的核心关键所在。
“古寺藏钟无俗客,白云深处少耕烟”,此两句泛指远俗近道,也有喻指内景之意。 “古”字凸显传承之古老正统。 “寺”,既指寺庙,庙宇,也泛指修行中一个清净不被打扰的修炼场所。即“法侣财地”中的“地”。 “钟”,以钟、钟声比喻随机而发,随缘而震的禅机。 “白云”,云指内景气化之真态,金色白。内景见光,白为佳,紫为贵,金黄为专持,樱红应时辰,各有专修。最常见的为白色。 《老子三清大法》中有“坎宫神水散云腾”之谱文诗句。“白云深处”在内景语中,喻指阳气上腾冲真顶。是前边诗文“势通天”的同类描述。 “耕烟”喻指凡俗的生活。 以武入道,修行之初很快就能体会到身体健康,浑身充满生机活力的感觉。进而对修持产生兴趣。 持之以恒的行持以后,尤其是体会到内景光明之后,层层“白云”代表着内景中的光明,在智慧之光的长期照耀之下,修行者自然就远俗而近道,心性自然清净。 《飞鸣图》中提到“大道光洁飞白雪”,定中生慧,白光纷起,似漫天洁白。此刻后天的牵绊逐渐减弱,体会到《玉环桩》修行所言的“终日身心清若水,笑用光明洗肺肠”。
文中提到的王松龄先生,是诗作者的师弟,著有《中国气功的史,理,法》一书,曾任中国气功研究会文献委员会副主任,海南真元武当国术院副院长。其弟子赵继承出版有《王松龄气功养生法》。 王松龄先生生前对气功界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将一生的精力奉献给了气功事业,积劳成疾过早地离世。 诗作者在讲述性命双修之际,提到王松龄先生,明显也是心怀惋惜和怀念之意。
【引文】
《真元宝笈》
混元蟠龙腿
此系隐于武林之内功,蟠龙腿法,属古贤侠剑道天罡腿之一层次。此行功开后来大小诸球之势,蟠龙腿法于混元球功中之基础部分。
“蟠龙”者,当为秘隐,易之龙喻之阳气也。蟠者,应盘绕之意义。蟠龙者,即指阳气周彻循行潜经之本涵。修真锻炼乃使元气日充,致以身心受益。不失古之本意,故留有蟠龙之验。易之“初九潜龙”、“九五龙腾”皆言阳气之生化。
《真元宝笈》“白鹤真人飞鸣图”
内功的修持中,曾有神目如电之专修法则。即行内密之法,专修炼眼睛的手段。行功中观自内照之法,以神光内注丹田肾水,使之水中火发,合于古人“需向火里种金莲”之说。内功中的水火既济,坎离相推阶段,古人谓之内运神水。然武法的修持中,谱云,“拳打流星眼如电”。目光炯忱,光威四照,启动先天真水上腾如丝,内贯瞳仁,故为二目真光运神水。
《道教内丹学隐语研究》 微信公众号:佩玉鸣鸾
内丹学中有关丹药真铅、真汞的隐喻最多,可以分为分说与合说两类,分说又分为真铅类和真汞类。
A分说之真铅类:
金华、金虾蟆、金鱼、鲤鱼、龙精、金莲、黄芽、兔髓:指丹药之一的真铅,即坎中之真阳,肾水中之真金。铅为金精,故命名时多用“金”字修饰。铅为真阳,故为水中活物,为鱼、为龙、为虾蟆等。清《性命圭旨》言:“曰金华,曰黄芽,皆指真铅而言,真铅者,乃太阴之精也。”《天仙正理直论增注》中又列举了多个同义名称:“黄帝曰:赤水玄珠。一曰真一之水,曰真一之精、曰真一之炁,曰华池莲华、曰地涌金莲、曰天女献花、曰龙女献珠、曰地涌宝塔、又曰刀圭,曰黄芽,曰真铅,如是等仙佛所说异名,不过只一丹田中所生之真炁。”亦称阳酥、黑虎、火铃、黍珠。
《老子三清大法》
风云际会巫山雨
此句系内景中语也,非凡事之指。风指内景气化之速,云指内景气化之真态,阴有形而阳呈象,阴阳牝牡交注合真,自现坎水引上乾顶,丹道喻“水撞金轮”。风云巫山句指气化内景之隐真,非到此境地,不能得之。故略之。
《真元宝笈》
大道光洁飞白雪
内功武法之修持,化合如一而现大道真华。是功中内景所示之闭目返视,定中生慧,见白光纷起,飞降大千,此光华之聚也。是古人“西川蟾光碧波”之典,有似漫天洁白,由日光月华所集者矣。
琼河水冷结玉虹
满天飞白雪,光华自照,此际身心交泰,无一丝尘念所累,爱欲贪嗔痴妄之心遁灭。故为琼河水冷,玉虹之结,乃炼精化气之内景语也。玉虹乃玉非玉,似虹非虹,精气之聚,以神其推物示此。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