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宗含真法乳 欲写春山藏人间(3/4)——挥洒翰墨浓香
挥洒翰墨浓香
李兆生先生作品多臻神境而声名远播。已故书法界之前贤天津李鹤年老先生(享年88岁)这样评价:“兆生大师雄踞吉林,名震扶桑……贻我巨著,《声律真诠》、《真元宝笈》、《翰墨缘》与法书。博涉深邃、才富五车,更精内功及剑术,至于书法遒劲浑朴、灼见真知……”。
《中国文人李兆生翰墨艺术成就展》、《广西民族文化艺术博览会》中,年越耄耋的大书法家陈政评价先生:“画好、字好、诗好,印更好!”。南国国画雕塑艺术大师、艺坛巨匠朱培钧老人认为先生“真正领会到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这个时代已见不到这样的风格了”,并要求先生刻一方“净化人生”之印为念。文物鉴定权威人士杨仁凯先生在哈尔滨的一次拍卖会期间惊叹《翰墨缘》:“真乃神人也!”。
在日本东京上野美术馆,李兆生先生三度参加亚细亚美展(28、29、30届),其传统文人书画以特殊震撼力,受到与会者的瞩目,广为海外人士收藏。如《钟馗清宇图》为日本安田信托银行山口吉雄会长收藏,其书作是日本身曾岐神社永久收藏陈列的唯一中国书法精品。1992年3月,在南日本鹿儿岛•樱岛活火山游览地,先生即兴题联。如今此联经装裱后悬挂在樱岛供国际游人瞻仰。
日本友人赞誉先生:“是武学家、书法家……,李兆生先生(号真阳)秉持中国传统文化宗风脉传”,“先生书法端庄、典雅、凝重、刚毅、雄浑、古朴、洒脱、奔放,于不均衡处现均衡”。东京大学曾为先生书法作了科学测定--证实了先生书法艺术震撼人心的真实力量,也证明先生“书法对环境物质产生了微妙影响”。
先生文络有脉,儒书以“心正则笔正”为基,上宗锺王李素,下袭赵董支脉;玄书近学蒲华、白玉蟾,远溯吕岩、三丰祖师。龙行大草得自马成令老先生“仙逸”之传,承白云上人书诀一脉,与王右军同出黄庭经一宗,与天龙神剑合真,融武学、禅悟入书境。
先生书法出自馆阁,承宗风古法,且书格多变。折带飞白贯彻其中,有吴带当风之飘逸、盘钢截玉之雄健、高骨游丝之灵动、润含春雨之丰腴、干裂秋风吹破竹之枯涩。
先生真草隶篆诸体皆精,字大可如幛、小可如豆。蝇头小楷清雅俊秀,巨字榜书、一笔横龙气势磅礴。先生擅写高堂大轴,其形神与明清古风无异。绝技除手卷、联轴外,竟能一次书写四、六尺幅“龙”“虎”“神”“佛”“寿”百余帧,诗文随书一气呵成,书体有石鼓、古隶、金文、大草……等,无一笔虚败。先生精于文人三绝,以雕虫小技、壮夫不为之刀做,仅一上午可治巨印(10厘米方)七、八块之多,刊石边款信手而出,可见刀笔扛鼎,非前人虚说。
先生数年奔走中,曾为几处题写楹联。1987到山西永乐宫考证古迹时,身临吕祖故居,为寄怀思,题联永乐宫:
“三界高渺,金丹玄化示真吾,大道古今注玄都。玄天呈象,一气冲腾,鼎炉开时喷白雪,可见密法显乎哉; 大千浩瀚,飞剑神游养太合,圣教圆通证元明。慧海应真,万法融汇,灵胎结处展黄芽,始知妙律隐之也。”
1986年到武当山朝山拜祖之时,为念真武大帝与三丰祖师,写下联语:
“大道演龟蛇,长存灵犀同日月; 金锋伏龙虎,初化阳神共古今。”
1993年吉林雾凇冰雪节时,先生面对凝云飞雪,素裹江天,心音振动,畅思神州故国五千年文明脉传,写下14782字的长联(又被喻作《一万珍函》),堪称古今第一联。文理情思似野鹤翔空,幽兰剪石。对仗之工、风韵之雅,令人惊叹(见《声律真诠》)。
1999年在广西《中国文人李兆生翰墨艺术成就展》期间,先生“悬空飞书”一气呵成十六幅六尺宣之《桂林赋》。
2000年岁末,三日之内为京北名刹红螺寺书作六尺对开的百幅禅诗。诗云:
“经师授教习禅宗,数十年来苦用功; 初学顿觉神气爽,扶佑万类有圆通。”
庚辰小寒,天降瑞雪,先生即兴挥毫翰墨赠友人。其语曰:
“庚辰小寒遇贤君,恰似乾坤面目新。 江天万里银装裹,上耀玄穹下遮尘。 是吾翰墨展金卷,诗书吟咏歌尧君。 盛世辉煌多异彩,寄居故镇唱诗文。 执笔书之龙凤章,前追晋汉与周秦。”
当年三丰祖师“得佛之大,得道之微,得儒之极”而创武当。先生以笔墨传神将武当天龙神剑、龙形大草之剑谱重书旧作,装轴复真,以示此脉传绝学有承。 书画同源,先生亦精绘画,人物、瑞芝、山水、神真、佛像……,意境悠远,清新隽永,开一代宗风。画中十三科,最难为人物。先生绘画尤以人物见长,写神真仙兽,画风颇古,对人物的刻画,一洗习俗,立意高古,有仙气。常每画必诗,顷刻立就。
先生的《餐英图》(1987年)取材道家养生,以人物颜面上的色彩表现丹炉闪耀的火光与修真之士的仙风道骨。传统道家以积极的心态、丰富的学识来创造生活,完善自我,将人的身心与大自然共融,走真实的健康之路。此中包含陶洪景、孙思邈的《龙虎大丹》和道家通俗读物《黄庭经》之学术思想。这种“渺渺大千赏真华”的境界早已超越了儒家陶渊明的“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先生深明此理,几度刻下"是道仍是儒"之石。
先生的努力之中蕴含了无限深情。正如在首届天津文化艺术节展出的《海屋添筹》所描绘的那样,先生笔下的寿星,手执信香揖在胸,须发飘散随海风,巾衫、飘带、袍袖在风中翩翩飘舞的风姿,当真令人神往。画中耄耋老人正前往传统神话世界中的海上仙苑为人类的健康而祈祷,寄托了先生对全社会、对全人类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也是当年三丰祖师“欲使天下众英豪延年颐寿”之愿。正如画中诗文所云:
“荣登寿域感瑶天,三星高举朗真乾。 一筹天尊金钟响,再筹法脉延华年。 宝彩灵犀开寿域,天真法华聚金仙。 正值丹青留神彩,潇洒天光不计年。”
弟子学人于装裱书画时,先生均以尺幅详说,尝以叹言而叙宗风,于翰墨楼•天龙阁亲授弟子装祯虎帐、云披,精于制作,轴中装有丹药防蛀。如今在装裱业中,像这样的六尺横画竖裱,断然少见,更谈不上“纳甲点真”之业传真谛。
忆我挥刀三十年,精习此道古难全。
六法妙旨藏真谛,三昧情趣揭密玄。
入此功法许久鉴,习此功法无上禅。
挥刀是法功夫深,造意乃见愚人贤。
是幼心稚将数爱,有师有道把路传。
劈开鸿蒙真数理,取来刃锋遍则言。
六艺精习通三昧,万法初悟溶一环。
身中有闲尽此数,方悟入山不知年。
挥刃齐锋入巨石,握笔汉文出惊团。
绘将金液进丹窍,略洒铁石落人间。
命注妙山真侠客,师法琼阳大仙禅。
度此广法施三昧,致使今朝呈一玄。
余爱丹青起少年,并悟锋刃得真传。
无思不觉功可境,略师空界大定禅。
壬戌岁书录诗草 兆生
戊子春李兆生于天龙阁又记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