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宗含真法乳 欲写春山藏人间(2/4)——开光丹道武学
开光丹道武学
作者:张建勇,张天鹏
早在远古的图腾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了修真事仙的追求,相传黄帝曾问道于广成子,终于实现了“白日飞升”的理想,这也正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境界。
降至秦汉,神仙学说已在社会上普及开来,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秦始皇派大臣率童男童女往海外三山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汉代这个伟大的历史时期,诞生了被誉为“万古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它把人体与周易合参,指出“龙虎大丹”正是以肝肺二脏液相交融,说明神仙学说已经有了具体的实证思想和手段。
神仙学说泛化于俗,而修真学识使这种虚无飘渺的神仙学说有了物质基础,有了系统性、科学性的完整体系,《修真图》正是其教学大纲。李兆生先生作为我国传统国学权威人士,曾应日本友人之邀讲述《修真图》(《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可以说先生乃能科学系统地讲解《修真图》之当世第一人。
李兆生先生宿根深厚、心怀至诚,数十年间先后受教于武当太乙铁松十二代师尊阎政昌、先天太极十七代师尊蔡祥、龙虎堂二十二代马成令、松花湖隐真吴和老人、长春般若寺清朝最后一代受“皇封”的澍培法师……。就史而论,师尊马老成令公身为末代皇帝溥仪御前侍卫队长,乃晚清大内第一高手,其书画曾得到皇帝的御览和御选。先生乃文武课业日月催,勤习苦修,迄今修真有成。先生广为人知的身份是武当太乙铁松派第十三代掌门,而鲜为人知的是先生还是少林老祖飞龙宗第二十六代掌门、雪山飞龙派第九代掌门、先天太极第十八代掌门、张三丰龙行大草武当天龙神剑第九代掌门……。先生学问广博通达、妙契神悟,依然生活简淡、谦虚随和,足见先生道高德深,修养深厚。
武当正宗的学术内容由于历史原因,隐于石壁洞天。早在80年代初期,先生遵师嘱,开始挖掘和整理濒于绝传的丹道武学,喻为“宝阁金门开,妙廊清玄生”。1983年先生在北国冰城哈尔滨首次公开了武当宗传武学,为人们指明了去除疾苦、健康长寿、修真自持的坦途。1997年底先生为跨入新世纪在黑龙江冰城做了“人类健康长寿学术报告”。
1987年国家体委杨亚山邀请先生代表武当正宗出席了首届武当山散打擂台赛,向世人展示传统武学的风采。当年武当一派源流,太乙神剑,武当神功,赫赫之威,给人以一种神秘之感,先生依照旧律,将珍藏孤本《白鹤真人飞鸣图》留给《武当》刊出,以应他日之约,以慰同道学友,共赏久隐武林之丹功秘本。同时登上金顶,朝见真武大帝,一览天下奇雄,了却来武当朝山之夙愿。
先生的第一部武学专著《真元宝笈》剖示了传统宗风丹家内脉的具体修持法门,向读者展示“以丹力入剑”之隐奥。丹道武学之为,留有千古遗脉。虽现派系之分,却统一于人天自然之根骸命蒂。丹道乃顺天呈象,合于天然之道妙;武学则系于丹道,而行“修真元以通玄籍”之为。两者在武林中嫡传,留下千载云烟。
长期以来,先生亲自为学生授课,本着“有教无类” 的古训,因材施教,教学中增加了传统文学的启蒙课程,注重文化方面对学生的熏陶,期望学生在文武两途均能有所造诣,使宗风的种子遍撒天下。
1993年来到北京海淀走读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学院担任院长。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源流史”、“传统修真基础理论教程”、“以道成医”等课程。向学子阐述祖国丹医,并留下了《医宗慧照心传》、《以道成医》等衡真法本。
1995年春天,先生沿袭古老的武林旧习,把真元修真法贡献给社会,造福于人民,作为武林正宗对社会的报答。就象五百年前武当派把太极拳贡献给社会一样。应中央电视台的邀请,以真元养生法为题拍摄了十三集《夕阳红》节目。1995年6月,感于当前人们传统文化学识的欠缺,以中国历代传统兵器为主题,拍摄了《中国风》系列节目,《书法与剑术》、《武当拳与龙形大草》……,以宗风学识讲授中国传统文化、武术生活的常识,“神兵武库”之隐真,向人们叙说五千年的脉传。2000年5月先生应武当拳法研究会和《武当》杂志社之邀--“名师传真法,结缘武当山”,传授太乙铁松派宗传武学--中国循经太极拳高级教程。武当门中有“缘法桩”结缘天下众生,开“登顶行圣”之法门。后来祖师怜世人体质虚弱,无法承受缘法桩之刚猛,于是又发慈悲宏愿,留下了玉环桩。玉环桩本是太极门中混元四手之专修,分为循经玉环桩与武式玉环桩。授课期间,先生表达了对学人的愿望:继往开来,响应江泽民主席关于全民健身十六字方针(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号召,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民族精神;牢记祖师当年“为使天下众英豪延年益寿”的遗愿,作为宗风脉传的继承者应体现自己的拳拳之心,在新的时代要做出新的贡献。
先生作为传统国学的权威学者,十余年来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向国际友人阐述了“中华魂”之民族精神以及“汉字乃天垂之象”,“汉语将是未来世界通用语”…等内容。日本大作家陈舜臣先生,以“三灯书室主人”之号,将《茶事遍路》一书赠与先生,并以潇洒多姿之书作题“龙虎堂主人李兆生先生斧正”。陈先生就茶传入日本之史说,以回首往事之形式,详细地叙说了当年当时的情形(《翰墨缘》)。赴日期间,先生进行了多方面的讲学与交流活动。应日本密教研修会邀请,曾到成田、关西、南日本等地区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儒释道之修持、养生史理法、丹道、武学、书法、汉诗、医道、外丹、饮膳、服饰、民俗、祭祀等诸方面的专题。
先生赴日期间长住东京,曾应邀在东京佛学会馆讲戒、定、慧三学。亦曾考察东密一脉的沿流,并讲述密法宗传所涉脉源分布、传承、教法、仪章,乃至“转轮九顶”之承习,宗延南无圣赞、金真法华、真如原性、金甲元辉之仁风,上溯千年《雪山密持莲花概谱》之嫡传,下涉海外诸宗诸法之脉演真华。先生在日本成田山见密宗不动明王法象与般若神锋真形(《声律真诠》),感天垂之象,作“真如明月图”,画弘法大师空海玄象,重宣密法,法留东瀛。这些法像在日本已经以特殊的装帧形成了文化珍品,而那些专门研究佛学的专业学者出于对佛的敬仰,曾一度将其当成供奉本,同时还有课颂本与袖珍本。回国后,先生把这些内容按照古老的方式,以完美的艺术手段研制出来供学者研究、收藏者珍藏。
在这些国际交流活动中,先生以他博大的胸怀,丰富的学识,在很少有人涉足的高层次学术领域留存佳话,深深铭刻在国际友人的心中。正如日本友人所盛赞的那样:“我们的老师是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人类灵魂的缔造者”。 先生渊博的学识感染了无以数计的国际友人,留日博士孙家珍,当即叩头从师,愿为社会文化的繁荣、人类的健康和传统文化的弘扬贡献力量。
十余年来的国际学术交流过程中,先生曾经为伟大的民族、自己的国家争光,也为神州故土增誉。先生讲国学、讲民族优秀文化、讲优良传统、讲五千年神州瑞气,让国际友人了解中国的优秀文化,让每个华人都有爱国心,都有中华魂。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