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慧应真图

李兆生
摘自《太乙金编》



夫丹法中有移炉换鼎法,为丹源中神与气合而后,真元凝固,随日月阴阳而升降,结聚为形,纳甲为丹,其“真元固气法”为基(初步)(二部)然后转入“泛水则工,练肾冲脑”,使元气形成生命的结晶。“神慧应真”乃是注入玄机使“神结为形,慧化应真”的脉传。

自先祖九脉合真而后,在仙佛合宗的脉传基础上,进而专为,法列秘室,从此尘源少迹,只有宗风守其脉嫡。佛家的法本中,尚存有《应真法象图》,绘画史上因不明其密,简称为“应真图”(参见绘画史)。宋时期有七十二应真图,二十四应真图,十六应真图。这些内容的传世,给今天留下了当年的遗迹。在道家的法本中,留传泛众颇有影响的则是唐·阎立本《送子天王图》,《朝元仙仗图》与《八十七神仙卷》(徐悲鸿收藏)。其《应真图》是练神为工,庄严宝像的传宗;《神仙卷》、《朝元图》则是练神为工,天真法相的继承;《烟罗子朝真图》则是朝元应真,炼神出游的法界修为(《统元楼藏真丛典·翰墨缘》第六章手迹第34页)。

正真子李真阳尝云:“正宗演大道,旁门重小术。”按此原则而言,则是古人“古得道至人,藏丹留于名山”,“穷玄造理经百春,往复蓬莱为上客”(《统元楼藏真丛典·翰墨缘》第33页)之修为。夫天朝朗真,玄室朗神,玄室为自身修为的法境,天朝乃人天修真之慧地。在畅玄施术,窥夺日月玄机,以呈真元结聚之密律,以证法源泛波之规程。

诸般诸种法俱法仪是将环宇中的灵慧之力与修操者相感相通之玄用。简而语之是名操修之仪俱。修真而为,玄砂为用,神气相依,是修为自我以期玄室慧化以臻朗神之为。故人生于世,凡万类万物之事务,皆需“穷其理而审其源”(《统元楼藏真丛典·翰墨缘·序》),即民众以为“认真”,识清物类根源,真实不虚,呈真有脉。回顾一下十年来尽授于诸学人,诸贤者,诸徒子法孙的诸般操修,已经是各有陈品而留形万一,次第渐详,修为有律。

诸次简而叙之。

小炼形:事抻筋拔骨,尽色身之机,修墙补屋,续命以穷通,乃近修真,先以修身为基者,夫浅者修身有第,渐悟玄机,以武而演道。

元明八式:乃借天地阴阳之丽质,补神气之不足,乃求进修神真之历列。此法三教共依其范,修真之必然也。

大炼形:以神意气血而流通华道,经气神意相感通玄以达慧。

混元真乾:以修真而臻玄用,以武演道,力化真乾,以神形为一,以资团敛内气为用,泛真物为,尽求真乾,继而呈斯道,故留法武当山,全形为混元神功,养真神化为混元弥天大法。

真元固气法六式:真通脉源法界,海底取火,团养本源,以姿势呈功,修身之基,修真之初。丹源有象之专持。

寒山七式内功:乃参真法境,历十年功为而渐入法界,以修身而全十三条脉道(十二正经与壬督一环统称十三,故寒山七式又有太乙十三式之称)

玉环桩、九龙环:尽行血推脉之专操,先以色身为基,以求寿永,身心坚固而神气自充,由练身转入练神。神气相依,武道医泛真普化,浅操修为,远尽人天,大道须弥,历持人天。

养血安神:简而喻之即为修真至法,养生专习,因养生益于众生,但众生不懂操修呈真,此法是修仙与泛众皆修的物力。从诸卧势,坐式,转入神气相依的天象内景,如玉液金瓶法。

水撞金轮、金风吹脉二法纯系内景玄用之始,由养生渐而悟彻修真之法界,通融慧化之玄窍。

太极内炼:太极内炼之首要,青龙出水,启动先天气源,周彻身心,乃显内功神会之操演。

万隆法语:乃雪山神持,大藏十玄之功,以音弘法,震彻身心之悟力。“唤灵圣力,修真如法。果法身佛,入摩天道。”

服气餐霞:秉承修真,以自然来生养天真。

飞鸣图:乃独立生成的操演,以武演道,以道证真的专习。修为自我体系,学者参阅诸谱文自知其妙。

金气朝元:乃身中元阳之气结聚而后,由丹田上注于脑的启动。

太乙混元诀:常教身心养太合,详封气脉,统元阴阳的静养功夫。

龙虎神功,化神为气:是修身心,慧力之专为,身心者命蒂本源,故取法动静,玄用为期,慧力者参同物我应缘诸第,取法以武演道而固本求源,以道呈医而济世。

诸般操修,动者求涵养本源,增进水谷温养,纳食求生,活血养命。外力滋生源,内力求真乾。一切法物夺天机,三昧精神通玄慧。各有次第,路路相通。各有秉承,各赋天机。诸般修为,因缘感化。一切业力所感,形成果报循环,一切困惑病苦福报精神乃是业力,修真者,一期自我悟彻,静悟以心神施力,济福苍生求共渡。故佛国有愿:

一切佛法誓愿闻,
一切众生誓愿度,
一切善缘誓愿结,
一切成就誓愿成。

“修真者,以顺天地之运,持真元合于身中,神化于道,乃自然之用也”。(《统元楼藏真丛典·翰墨缘》)修真亦为享尽天年之作为。

夫天台有法传于妙境,一取内外循经由动入静室。二取灵台拜真祖,以求神示因感通祭祖开坛设,以求上敬父母,下启脉源脉流。祭祖福荫,仙宗仰泽,设佛坛乃臻理想之力量,诸众成佛,一切因果法缘,空相人我,皆需佛国演大乘。祭祖承仙宗,是解脱自我果报循环之业力。上继血统,列祖列宗,世袭而尽孝道。臻全天真,通灵性慧,“有仙则有道,参法即参真”…………

诸学人、贤者自我昭见,自我因缘而参法度,观金篇以明事理,行操修乃尽天真。参法祖,祭仙祖,仰真泽,施善以应天地,修身以至自我。善哉。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老子三清大法(4)——三清说隐

禅诗百卷修行笔记(074)天降瑞蔼紫云生 九年面壁始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