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言百日筑基(4/9)——后天以脾胃为本
后天以脾胃为本
先天以肾为本
修真经典当中告诉我们先天和后天,也就是说“天一生水”。 说宇宙当中有生命的最开始,天一生水。 人是万物之灵,人先天以肾为本,后天以脾胃为本。 先天和后天,先天真元肾水,也就是元气,元气它是振发人生命的萌芽。 如果说人没有元气,这人就没有生长生命的可能性。
后天以脾胃为本
人到什么时候死呢?就是元气耗尽了这人就死了。 后天的脾胃,后天以脾胃为本,说人在这个世界当中生存,在自然界当中成长,他怎么能活着呢? 元气在他体内是一个生命的动力,推动着生命在自然界当中成长。 “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但是“民以食为天”。 人活着要吃饭,要增进饮食,有先天的元气,有后天的饮食,是人在自然界当中生存的基本条件。 修真从哪里入手呢?是从后天入手,用后天的手段、后天的办法去完成、弥补先天,弥补后天的不足,使人形成一个完整的人。 修真就应该从人问世,人有生命,人有这个后天的色相开始谈。
修行从脾胃入手
李东垣的《脾胃论》中言:“历观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资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简单而言就是:人的元气是依赖后天水谷之气的温养。 书中认为“万物土中生”。不管什么疾病,首先调节脾胃。 通过调节脾胃纳食,一切病症都容易治疗。 先天的阳气,是坎中真阳水中金, 后天的脾胃,万物土中生, 这种水土关系,在练功当中是双管齐下。 第一要务是保持住元气,固定元气。
书中描述了修行的步骤:夜半收心 --> 静坐片时 --> 积精生气 --> 炼精化气 --> 炼气化神 --> 炼神还虚。 虽然这是在医道范畴内,但是此说与丹道学没有区别。
《医宗慧照心传》言先天后天
《医宗慧照心传》中说: 大道乃以后天而臻先天,以水谷而全性命,先天者万物生于水,后天者万物生于土,先天肾水为用,后天脾胃为基, 水谷之气之养,可充气血,转化精神,故身心永久,此为即先凡而后圣,先人而后仙。 此中精微,学者不可不审其详,辨之在易矣。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