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转八盘游龙掌(62)——掌托日月 获取链接 Facebook X Pinterest 电子邮件 其他应用 六月 25, 2025 九转八盘游龙掌(62)——掌托日月摘自李兆生先生《太乙金编》上卷。名称:掌托日月学名:掌托日月通假名:双托掌名源归宗:太乙元明密持八法,武当太乙三才桩。【动作要领】此式如图6-36示,双足踏于中宫阴阳鱼眼位,涌泉置于双鱼眼上,双腿微弯曲,以自然为度,两掌心向上,如托日月。此式可为桩功专习。 获取链接 Facebook X Pinterest 电子邮件 其他应用 评论
武当功法说密(3/4)——武当功法修炼层次 一月 26, 2024 武当功法修炼层次 本章节摘引李兆生先生著作《真元宝笈》。 功法可分为五种修炼层次 筑基功 :主要是行气、培元、顺筋、强骨等。养气壮元,培元固本。以利培育真气,使之充实,为筑基功。 必修功 :于修真中,必须俱有特定功能的功法,列为必修之功课,如“修墙补屋法”,是修持中不可缺少之功。 专修功 :即通过专科特技的行修所达到的特种次第。为专修功法。如“服气餐霞法”列为修真之专修课。 精进功 :即修持达到相应的地步,自己独立炼习修持的上乘功法,不同阶段有不同之次第。 归一功 :此为修真中最后阶段的功法,古为“系大乘高妙的进一步的特修次第。此也为最高次第的行持法门,亦是内功中之高超者所习。 功法简介: 筑基功 :此为基础功法,古人喻之为百日筑基,以宣合气血,如“六部初功”适合于初步习功之人锻炼。活动关节,畅通四肢百骸,振动气机,以助气血周流,按周天炼习,增快运动周期,增强频律,增进饮食,给武技奠定基础。 如“太乙元明功”,古人喻修真之士,必备之功,乃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以天阳地阴之太合元气,来充实自身元阳,振荡真元,以期修真之为用。 如“小炼形”,此法为诸功之必备之基础,无论诸家行持,皆须以专法专则,达到使自身中之主要关窍,通达畅之,以利真气循经,以促太乙气化之流行。斯“小炼形”作用非小。 必修功 :此必修次第,即为必备之功课,“修真”要术,不可以缺之功课也,所以列为必修者。 如“寒山内功七式”是专程调节“十二正经”及“壬督”的阴阳周注。使之平和,未有偏差失衡,是内功专修者,达到畅通经络,培育先天元气以至脏腑的锻炼,使身心得到本质的改变,亦是内家炼真养气的途径。 如“修墙补屋法”,此为“修真”之士必修之次第,古人喻之,欲行修真,先宜修墙补屋,将自身之命基色形,维持修补,使之命性同执,故其法列为必修法则。 专修功 :此阶段炼习,为专修法,是以特种手段,以达到特种次第,故为专修功,如:“太乙玄阳功”,“如意真宝环”,“太乙金钢蟾”,乃壮真聚力之法。 如“油锤贯顶”、“老君托碑”、“铁板桥”、“金钟罩”,此近于“现代硬气功”。如“太乙金锋指”,“登萍渡水”,“蟾月图”等皆列为专修次第。为武林中之重手法,轻功,软功,合于丹法,运以武法者,是改变骨筋皮肉脏腑的内载素质,是武林中颇为重要的行功。 精进功 、 归一功 :此阶段行功,非同他法。 非本门者,不可轻示,故此二功... 阅读全文
十一月 19, 2023 师真篇 书中言及复聪指穴秘术,虽有心传,本属火候。君不闻丹经语: “契论经歌讲至真,不将火候著于文。 要知口诀通玄处,须共神仙仔细论。” “纵识朱砂及黑铅,不知火候也如闲。” “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 只为金丹无口诀,教君何处结灵胎。”《悟真篇》 “授者曰师受者盟,”“金书玉景乃可宣”。《黄庭经》 古圣哲作书,是留传世上的所为,是先范承业之集,实属真言。 《文心雕龙·史传》言,“然史之为任,乃弥论一代,负海内之责,而赢是非之尤。秉笔荷担,莫此之劳。迁固通矣,而历诋后世。若任情失正,文其殆哉!” 然诸宗学识是师传与书卷交会而成之结果。 大凡经师承宗风者,圣人知其理,著书立说,以哲出之。师真以心会神传授之,乃谓受之真宗。初传授之以形,继之授之以理。形中寓法,法理并传,使后学洞真三昧。同时参录本抄密籍,一是学人秉师传而操笔,一是师藏专论之真持。其二者不可缺,复为宗流脉传,师生相袭之证作。 《武当修真密籍·论师徒》语云:“师徒如父子,父慈子孝,师能徒尊,此自然之理也。为父者欲得孝子以光门庭,为师者欲得贤徒以广宗祠。所谓师访徒三年,徒访师三年即此也。徒之贤者侠肝义胆,正大光明,尊师爱友,继承师传,保门护道,患难相扶,休戚与共。荣辱不分,贵贱不嫌,不忌不怨,终身相依,如是师乃放心,倾囊倒匣,竭诚相授,师诚徒义,水乳交融,共存共荣。反之则欺师叛道,必招天殃,慎之戒之。” 余之见闻,为徒者初学以诚心求教,略得真知一二,流于世俗,自觉超人有长,反观师亦觉师为平常。孰不知师乃过来之人,守旧律返朴归真,不自欺亦不欺人;身藏诸艺,心存本真,岂是鬼头鬼脑之小人所可揣测,此徒非良器,不可呈真,人世纷纭,俗为累累。虽为徒者,一是自足于自娱,或是年深日久为尘患所熏,不能尽持宗风教化,苟且一生。诸般形骸,宗风难持矣。道是真道,师是真师,所谓圣真为之不修自真。执其纯正,世俗多扰,致俗人闻道大笑而已,是宗风难持。师徒相寻三年矣,非指三年光阴,是言其缘其机难遇耳。 夫宗风脉持,要走正宗不为旁门所惑,要千万别练成狂人,遇真师相渡不可错过。概言真师者,自有博广学识,过人超世之擅。亦朴亦谆,授人施之以礼,教学行之以度,观其小效而验其大成。循续渐进,文武同宗,勉之后学,继之前踪。一慈、二俭、三不敢为天下先。再求上者,善古诗者必属雅才,文笔超凡,记做惊人,有三绝在身,有宗风传真。先贤曰:“... 阅读全文
老子三清大法(4)——三清说隐 六月 05, 2025 老子三清大法(4)——三清说隐 摘自李兆生先生著作《老子三清大法》 三清说隐 时老子授于后世有清静法门,演于修真,是为“动静如一”之数术。以证老子“逍遥无为,与真合德”之态。老子曾以道德五千而注后世,缘领紫气,弘之玄宗,始道妙演至今朝,古之贤者云:“真人出世,星精下斗,龙德在躬,鹤发垂首,青牛已驾,紫气光浮,玄门洞启,神化潜流。”(《老氏碑》)老子抱虚守静,故演于后来之“太虚合道”之教外别有遗传。以先天之物象,演化玄功。自然合于道妙以示三清之秘示。明·九脉合真,道演宗风,隐迹江湖之尊,曾以武而形之于兹,事故大道演曾经,遗有真元固炁之法,延源亦真,至今,尚有宗风演秘。真元者,一炁也,元始开真,大道仰至极。旧曰:“开天收元归灵之效,尽由宗风势之,大道尽然乎。” 老子以三清析览一炁,以尽先天之意,“乘金轮以治世,悬玉镜而照尘。”密授金门之事,开万世之宗风,大道始于自然,以自然而为基,登堂入室而入金门修持,一炁呈真,道演真玄,以金轮法象隐之江湖,金门悬鉴,法镜交光,启道心以照人,升玉鉴而含真。故人神气化,始复有“一气化三清”之示。老子“苞元神化”“密与神通”超然达化,神游物外。兹有修真之清虚、太乙、天罡诸持遗之后世。时人何曾审也。古人修真有道乃续老子之风耳。 老子“自太极权舆,上元开辟,举天维而悬日月,横地角而载山河。”博演其道,浩渺自然,天地同之久,乾坤示良真,至乎此,大道至极乎。如此,大道天人同持,一炁惊天,一炁通地,一炁兴万物,自然之妙有,天地示宗风。如此始有“国学斯术”见。前贤又言“一消一息之精灵,上生下生之气侯”。留有老子遗宗本脉,示之后世,畅然道学。“用之治身则神清志静,用之治国则反朴还淳。”“既而练物表,卷迹方外,蜺裳鹤架,往来紫府。金浆玉酒,燕衎清都。”(《老氏碑·道家金石略》)概而言之,修真乃势老子元始之真种而续,大道同源,“参日月之光华,与天地而始终。”老子三清之持乃玄化一炁之妙有,演示大道,故老子为真者祖,事九五师。演于道妙,使人以此持之,玄化一炁,转入造化,时尽天地之态,自然之事故,妙隐其中,大道证同元,三清尽一统,大道同持之。故有乘虹高架之举,万乘证统元。夫先天一炁施于造化,得之良久,始见至真也矣。 老子自上元开辟,太极示物,造化先天,使天地间诸物腾然,众灵演妙,此际乃太极繁衍天下,诸宗并驰,何止一时曾有尽,留下千载云烟。老子以一炁化为三... 阅读全文
评论
发表评论